对于测试工作,我认为最重要的是,除了执行测试用例,大部分的工作就是写相关文档了。写文档可体现很多东西。有逻辑的严密,描述的准确。尤其是在提交缺陷报告时,描述的准确性就显得重要,因为在工作中,我们测试人员并不总是在开发人员身边讲解。若描述不准确,开发人员可能不能重现缺陷。
这里我想以一个软件的登录功能,写相关的测试用例,作为练手,希望看到的可以多多交流。
需求:登录输入项:账户名输入项、密码输入项。
账户输入项:输入项必须是有效邮箱。
秘密输入项:输入正确的密码(长度至少为6位)。
用例序号 | 根据公司具体的要求(参考:CRM-软件登录-001) |
测试项 | 客户登录功能测试 |
测试标题 | 验证正常输入时软件登录功能 |
用例属性 | 功能测试(文档审查中写文档审查) |
重要级别 | 高 |
预置条件 | 软件正常启动。 |
测试输入 | 账户名:“testaa@163.com”,秘密:“11111” |
步骤 | 1、输入相应的数据; 2、点击“保存”按钮。(实际中对于输入数据,有的数据需要截图保存) |
预期结果 | 软件弹出提示框“登录成功”,并跳转到相应界面。(具体情况视软件的具体实现情况。) |
实际结果 | 实际情况的描述。(实际操作时,一般情况是要截图保存的,对于有的不能截图的,如:崩溃,一定要描述清楚,有的要求粘贴在报告中,能保存就保存吧,这是我们每天工作内容的证明啊) |
不要以为这个功能,就这一个就可以了,这只是一个有效的测试用例。
还多个无效的测试用例。这里多说一句,一条测试用例可能呢包含多条测试数据。
这里讲一下关于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的数据的区别。
对于 50<X<=100, 有效用例:50<X<=100 ,无效用例:X<= 50, X>100。 我们取有效数据:X=70,这时,我们已经实现了有效用例了。但是我们对X=51,和X=100,我们觉得这个边界值容易出问题。我们还是要对X=51,X=100,进行测试,这时,我们就是执行对有效用例进行多条测试数据测试。所以,这里我们执行X= 70 、51、100 时,是执行了这里的一个有效用例(这里的例子中,只有一个有效用例)。